ebet易博官网下载1940年5月,法国敦刻尔克的海岸上,一列列英法联军的士兵排着松散的队形,艰难地蹚水走向正在靠岸的小船。
到处炮声轰轰,火光闪闪,炮兵不停地开炮,机枪不住地射击,奋力阻拦德国装甲集群的进攻。天上,英国皇家空军的战斗机正在和德国战斗机咬尾追逐,不时有战斗机坠毁。
海滩上,海港里,遍地都是飞机、坦克的残骸,以及士兵的尸体,这就是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,大撤退之后,法国的命运彻底改变。
台湾的辉能科技宣布,将投资52亿欧元,在敦刻尔克建造固态电池“超级工厂”,这是法国历史上最大的新能源项目,令法国政府感到振奋。
在马克龙的计划中,在敦刻尔克这片土地上,这座工厂的到来,也许会改变法国的命运。
自从2017年上台以来,马克龙把“再工业化”当成了政策的核心,但是几年下来,“去工业化”的速度,明显快于“再工业化”。
马克龙上台前的2015年,制造业占法国GDP还有10%出头,到了2022年,只有8.8%了,下降相当明显。
为了扭转这种势头,马克龙提出了“电池谷”规划,要在敦刻尔克打造一个法国电池行业的硅谷,主攻汽车电池为核心的新能源行业,如此大的计划,通常要有一些标杆性的项目作为案例,再去招商引资。
就好像特斯拉之于上海那样,而辉能科技投资52亿欧元的“超级工厂”,是“电池谷”拉来的最大项目,将被作为标杆性项目去打造。
法国政府和辉能科技最早接触时间是在2017年,谈了六年才终于谈下来的。按照马克龙的构思,辉能科技的超级工厂落地后,“电池谷”就有了坚实的基础,法国的汽车电池行业将由此茁壮成长,法国在新能源行业的落后局面,会得到极大改变,“再工业化”,有望了。
如果超级工厂真的能成,那确实是有可能的,但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。我查遍了资料后,确信这个叫辉能科技的台湾企业,相当不靠谱。
根据公开资料,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,总部在台湾桃园,创始人叫杨思枬。
2021年,辉能获得了3.26亿欧元融资,投资方包括软银中国,一年后拿到奔驰金额不明的投资,还有越南VinFast集团的数千万美元投资。
能被软银和奔驰看中,总得有两把刷子,辉能号称拥有独家的“固态锂陶瓷电池技术”,是全世界唯一一个实现了汽车行业固态电池量产的企业。
在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都梦寐以求固态电池的今天,辉能要是真能量产固态电池,那绝对是王炸。问题在于,如果真的那么牛逼,势必体现在市场份额上,有好产品客户总不能不用吧?
2019年时,辉能曾经和蔚来、爱驰、天际等新势力签署过合作备忘录,但到了今天,爱驰和天际早都不知道去哪了,蔚来的电池也肯定不是辉能的。
可以确定,至今没有任何主流车型使用辉能科技的电池,辉能的产品,根据他们自己的描述,大部分是用在穿戴电子上,数量很少。
我们只能说,辉能的产品极大概率存在一些无法言说的缺陷,远没有宣传的那么厉害,才会无人问津。
2020年时,有媒体报道其固态电池累计营收是600万美元,后续再没有任何报道,外界无从得知其营收。这样一家企业,有实力投资52亿欧元吗?就算把融资的钱都算上,也远远不够啊。
钱不够,就要申请补贴,法国政府同意为“超级工厂”项目提供15亿欧元的补助,这是什么概念?
宁德时代在匈牙利的项目总投资73.8亿欧元,匈牙利政府给的各种补助在8亿欧元左右,补助率10%出头。而辉能的敦刻尔克“超级工厂”投资52亿欧元,15亿欧元的补助,补助率高达28.8%。
辉能科技这家企业,是2019年开始被大量炒作的,当年就拼命宣传,它家的固态电池马上要量产啦,结果五年过去了还没有量产,颇有日企风范。
他们今年在桃园开建的示范性工厂,满载产能不过2GWh,最多能满足2.6万辆汽车的需求,就这么点。
综合以上信息,我们可以得出结论,敦刻尔克的“超级工厂”大概率是个不靠谱的项目。诈骗不新鲜,新鲜的是骗到了马克龙头上。
法国政府2017年就开始接触辉能了,2023年双方的合作才落地,花了六年时间,基本信息肯定是知道的,但知道也这么干,无非是太需要成绩了。
推动“再工业化”这么多年,马克龙政府的成绩乏善可陈,所以当不靠谱的公司找上门时,也愿意冒险赌一把,万一成功了呢?
但马克龙的豪赌不全是为了自己的政绩,就法国整个国家而言,也确实需要冒险一把,目前新能源产业越来越卷,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,留给法国的时间不多了。
于是这就容易病急乱投医,管它项目靠谱不靠谱,先上了再说,背后是法国持续多年的焦虑。
2009年,法国GDP2.7万亿美元,到了2022年仅为2.78万亿美元,十几年来基本没有增长,陷入了停滞。
想想当下中国的现状,增长放缓社会都焦虑成了什么样子,你就不难想象到,法国那种十几年几乎不增长的状态,大家会有多焦虑了。
法国的传统优势产业,主要是航空航天、核能、奢侈品、轨道交通、汽车制造、医药等六大产业。
这些年来,只有航空航天、奢侈品和医药还算比较稳,剩下的三个,衰落都相当严重。
法国汽车行业的衰落最为明显,金融危机前的2007年,法国汽车产量达到300万辆,但是十六年后的2023年,只有170万辆了,减少了超过40%。
那是法国汽车企业去别国建厂了吗?并没有,标致雪铁龙(PSA)早在2006年,销量就达到了336万,而疫情发生后的2020年,销量仅为250万。
雷诺的状况更差,2008年在全球卖出了238.2万辆,2022年只剩下146万辆,几乎腰斩。
核能方面,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后,整个欧洲谈核色变,时任法国总统的奥朗德也不待见核能,砍了好几年的核能订单,还计划要淘汰核能。
直到马克龙的第二任期,才在俄乌战争的影响下试图保住复兴核能,但也只能保住,注定不会有大的增长,能维持现在的样子就不错了。
尼日尔在2023年赶走了法国驻军,这也是法国核能的大利空。尼日尔是法国核能原材料,也就是铀矿的重要来源地,占了三分之一。
以前有驻军,采购铀的价格都是白捡价,现在要按市场价来买,成本要高不少,法国过去能在核电行业取得优势,关键就是前殖民地的原材料。
接下来是轨道交通。法国轨道交通和电力设备的龙头企业,就是那个著名的阿尔斯通。
2010年阿尔斯通的营收为197亿欧元,到了2023年却不足170亿欧元,不进反退,原因大家都知道,被美国修理了一波,通用强行撬走了锅炉等核心部门后,阿尔斯通元气大伤,当年批准这桩买卖的,还是时任经济部长的马克龙。
六个支柱产业有三个陷入严重困境,其中汽车的盘子实在太大,涉及的上下游太多,航空航天和奢侈品比较小众,奢侈品的产业链又短,很难弥补。
而过去十年,全球最重要的新产业莫过于新能源和互联网,想重回增长轨道,就必须切入这两大产业,分到蛋糕。但这并不容易。
众所周知,互联网和新能源,一个是美国的优势产业,一个是中国的优势产业,光靠法国自己是很难成事的,必须依靠欧盟这个壳子。
正好,欧盟的GDP在过去十多年里增长也不乐观,也有找到新增长通道的需求。
于是在法国的极力推动下,欧盟一次次地对美国互联网企业进行大额罚款,罪名都是“隐私和反垄断”,其实根本目的是培育本国互联网企业。
随着中国新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,欧盟也会像给美国互联网行业找麻烦一样,给中国的新能源行业找麻烦。
2024年6月12日,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,将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,比亚迪、吉利汽车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.4%、20%和38.1%的税率,对其它制造商将征收21%的税率,而进口自中国的特斯拉,可能适用单独的税率。
欧盟对中国汽车本就有10%左右的关税,所以17.4%、20%、21%和38.1%还得加个10%,从7月4日起生效。
美国已经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100%的关税,如果欧盟也跟上,对我们将极为不利,但应对也是要讲策略的,必须抓住法国这个问题的核心。
这次欧盟对华电动车的临时关税,幕后最大推手是法国,关税在表面上是为了迫使中国企业到欧洲设厂,实际上是想让我们到法国设厂。
如果仅仅是设厂的话,其实问题不大,就算欧盟不加关税,各家车企也会逐步设厂的,关键就是法国的态度过于离谱——要求中国企业把欧洲总部设在法国,同时在对欧洲的投资、供应链等事务上,必须听从法国的“建议”。
换句话说,法国想拿到决策权,这就离大谱了。企业在哪里投资是一种自由,没道理让法国政府进来插一脚,如此傲慢的态度绝对不能惯着。
厂可以设,但是欧洲总部绝不能放在法国,本来从商业上考量法国就不合适,没有完善的供应链,又不愿意给大陆企业多少补贴。
2022年,宁德时代在匈牙利投资73.8亿欧元,建造电池工厂,带动了一批供应商的到来,比亚迪也准备在匈牙利的赛德格市建立工厂。
匈牙利的优势,在于它本就有汽车产业链,成本也不像法国那么高昂,最重要的是,欧尔班的合作态度比较务实。
但仅仅一个匈牙利是不够的,毕竟它只是个小国,在欧盟内部话语权不大,还需要一个比较大的国家,才能制衡法国,而西班牙,相当适合扮演这个角色。
西班牙经济规模在欧盟排名第四,和法国相差不算大,西班牙没有自己的汽车品牌,但是汽车年产量接近250万,有一定的产业链。
这种状况,类似于泰国在汽车产业中的地位,非常适合建立生产基地,目前,奇瑞已经和巴塞罗那政府签约,将在当地建立工厂,预计初期年产量约5万辆。
未来,我们应加大和西班牙的合作力度,匈牙利+西班牙这对组合不仅在政治上能有效制约法国,商业上也是符合企业利益的。
我们理解马克龙寻找新增长的焦虑,欧盟市场很重要不能轻易失去,所以我们也希望与之合作,但这种合作必须是务实的,平等的,而不是建立在傲慢的基础上。
毛主席说过,“美帝国主义者很傲慢,凡是可以不讲理的地方就一定不讲理,要是讲一点理的话,那是被逼得不得已了”。
这个道理不仅对美国,对法国同样适用,这么多年来我们一直赞赏戴高乐当年勇敢地开展对华合作,但鲜为人知的是,戴高乐愿意对华合作是有原因的。
从1954年到1962年,八年的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,新中国是出了大力气的,援助了茫茫多的武器、弹药,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经验指导。
阿尔及利亚对法国很重要,有上百万法国移民,是被视为本土的,不是一般的殖民地,从内心深处,法国人,包括戴高乐本人在内,是不愿意阿尔及利亚独立的,所以法国一度在当地投入了40万兵力。
但在中国等诸多国家的援助下,法国最终陷入了债台高筑、国内政局动荡的困境,实在是打不下去了,不得不承认了阿尔及利亚的独立。
这场仗,加上抗美援朝,让戴高乐充分认识到了新中国的力量和重要性,才会有后来的务实合作,说难听点,就是把他打服了。
同理,想要让今天的法国改变傲慢的态度,进行务实合作,也必须把高举“戴高乐主义”大旗的马克龙打服,以斗争求团结则团结存,以妥协求团结则团结亡。